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教育王國】英國口罩文化戰

Boarding 101

article-no944

肺炎在英國三個月,香港人高興地看見前宗主國終於學會對口罩大愛包容。比起英國殖民二百年之後,才會接受用英語寫作的印度裔作家盧柱迪〔Salman Rushdie〕,英國人對香港人的戴口罩,由歧視到接受,到自己也搜羅口罩爭戴,只有三個月。我對英國朋友說:恭喜,你們文明進步了。

留學英國,並非我們這一邊交學費、吸取知識、升學而領取文憑的單程路。在整個「口罩文化戰」之中,英國和西方上了非常痛苦的一課。我們香港寄宿學校學生所付出只是一年三十萬元學費,他們付出至今近兩萬條人命。

一場瘟疫令全人類都學會甚麼叫謙卑。

英國學校在這次病毒危機之中,也以各自的傳統和風格,就應對危機方面向香港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各自交卷。

有的寄宿學校固守戰前的傳統,認為寄宿學校的畢業生曾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槍林彈雨出生入死,沒有理由懼怕病毒。

雖然我費盡嘴舌勸喻:一個口罩只是武士上戰場時的一個盾牌,並不是一面白旗。戴口罩不是投降,不是一個Statement Of Weakness。我用中世紀騎士的文化形象,向幾家校長勸說,很高興他們都從善如流,因為我用了寄宿學校的文化語言,而他們聽得明白。

教育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一場瘟疫令香港寄宿學校和香港雙方因一個口罩問題造成比口罩那一毫米薄的厚度更深的隔核與鴻溝。

幸而英國人窮則變,不會像「修例風波」一樣的死雞撐飯蓋。不同的寄宿學校有不同的風格:有的堅持無懼無畏卻引起慘淡的後果:大量家長退學而且要求發還學費。校方當初保證:這只是另一場流感,在英國不會引起災難,但兩個月後的事實,卻令校方尷尬而啞口無言。

另一些學校中間落墨,答應只封閉校園,開放草地,讓學生在隔離之中進一步接觸大自然的空氣與陽光。另一些學校則主動為香港學生聯絡監護人跟進如何在英國隔離而不會中斷英國的文化生活。一場肺炎,顯示英國人喜歡各自為政,不喜歡大一統。但在應對危機的不同方法之中,卻有百花齊放的多元戰略。

今後香港學生上來英識教育申請英國寄宿學校,不妨也以這場瘟疫的危機管理,答一答校方:你們在肺炎期間應對方式如何?萬一還有另一場瘟疫,你們會以上次危險管理的先例重複一次,還是吸收錯誤教訓,改革變通?

記住在香港學生接受面試時,校長的盤問不是單程路,他們也開放,讓你問一問寄宿學校的生活和教學狀況,了解那間學校的辦學風格是否與你的氣質相符。因為你進了那家學校,同時你也交昂貴的學費。一場冠狀病毒將香港和英國的距離,其實拉近了。明年你申請寄宿學校,心中想反問校方的問題,除了寄宿的膳食一星期會不會有一頓白切雞和叉燒,或宿舍准不准收藏杯麵,另可問他層次更高的問題,例如:「你們去年曾因校內有亞裔學生戴口罩而被孤立嗎?」令他有點尷尬之餘而暗中增加兩分對你的尊敬。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