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7月,學生們迎來暑假,同時升學界亦正式進入其中一個忙碌季節—— 公開試放榜 。這一天,對無數學生和家長來說,既是期待已久的結果揭曉,也是心情忐忑的時刻。
不論你是修讀IB、A-Level還是DSE,成績單上的每一行字母與數字,彷彿總結了過去一年的努力與挑戰。然而,在這一刻,我想提醒大家:成績單上的分數,絕不是人生的終點,更不是唯一的答案。

條條大路通羅馬
很多學生會擔心:「如果成績不理想,我還能怎麼辦?」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成績並非唯一的選擇標準,你仍有很多路可以走。
我其中一位學生Suzanne,當初在英國寄宿學校讀書,原本計劃修讀營養學,但因A-Level失利無法直接升讀本科,她選擇了一年制Foundation課程,專攻Life Science。僅用一年時間,她不僅打好基礎,還成功升讀University of Surrey的Dietetics and Nutrition,最終實現夢想。
另一位學生理科成績不錯,但因DSE中文不合格未達標準,他選擇英國的銜接課程,最終成功修讀物理治療。
這些經歷告訴我們,無論公開試結果如何,只要你願意努力,踏前多一步,人生一定會有其他選擇。
成績不是唯一的標準
過去十多年,因工作關係,我接觸過無數學生。有些學生考獲滿分,成為狀元,但卻在未來的人生路上迷失方向;也有些學生成績平平,但憑着熱誠與努力,在不同領域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放榜成績如何,只是一個新的起點,而非終點。更重要的是,為自己做好多手準備,為未來保留更多可能性。當你放開成績的框架,會發現世界比你想像的更廣闊。
家長的角色
作為家長,我希望你們能給孩子更多支持與鼓勵。孩子的價值絕不應被一張成績單定義。與其批評或苛責,不如坐下來,了解他們的夢想與想法。
讀醫、讀法律、升讀牛津劍橋,固然是令人羨慕的理想,但當孩子面對困難或感到迷失時,家長更應該扮演支持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幫助他們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方向。
未來,掌握在你手中
無論你的公開試成績如何,請記住:未來是掌握在你手中的。只要你有目標、有計劃,並願意付出努力,人生的方向並不只有一種選擇。
天道酬勤。每一分努力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