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制
學校資料
報名程序
英國大學資訊
監護人安排
出發前準備
英國和香港學制分別
英國寄宿學校排名榜
UK chitchat
四月一日,亞洲電視在混雜著哭聲、笑聲、慨嘆聲中進行最後一天播放。儘管有人惡搞,嘲諷《亞視永恆》,叫他快點執笠,在電影中被譏笑「亞視嚟嘅喂!」,不能否認的,是亞視曾經也是一個具創造力,帶領時代的電視台。
細數亞視的經典,在我的年代就有很多。九十年代自家出品的《再見豔陽天》、《肥貓正傳》、《我和疆屍有個約會》等,即使重播再重播,回憶的味道仍能保鮮。劇集以外,《百萬富翁》、《開心大發現》、《今日睇真D》、《尋找他鄉的故事》等節目亦掀起了新類型電視節目的潮流。當然不少得我最愛的動畫系列…《蠟筆小新》、《男兒當入樽》、《浪客劍心》等。
除了節目,亞視亦是一個搖籃,培養出一個個娛樂圈經典的標誌性人物。鄭則士的「肥貓」、尹天照的「況天佑」、萬綺雯的「馬小玲」,有時候在電視機上看見他們,你甚至會先記起他們的角色名。也許你不知道,曾在英國留學的天王,哥哥張國榮也是從麗的舉辦的亞洲業餘歌手大賽獲獎出身。
在最後的今天,你可能會像「臨離開前的走馬燈」一樣回顧亞視將近六十年的起跌,大大小小的片段,或是慨嘆要完的總要完。我曾經獲邀到亞視接受訪問,面對今天此情此景,反而令我回想起當時在電視台錄影廠的畫面,看見亞視上上下下的員工勤奮努力為制作出優秀高質素節目所流的汗水,他們的敬業樂業令我感到光榮,也感到唏噓。
亞視留下的,可能是一份歡笑,一份「終於捨得執笠」的暗喜,一種迎接一台獨大的緊張感。但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不是員工們被拖糧也「做義工」的偽獅子山下精神,而是對電視節目的執著,執著得令他們明知亞視病入膏肓還堅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四月一日的回憶,除了哥哥,還有亞視。並願所有離開亞視的員工早日重新出發。
2025-03-26
「Samuel,讀埋今個學期,我仔/女話要一定轉校!」除搵學校、問Ranking,近排最多家長朋友查詢,為 轉 […]
報讀頂尖的牛津或劍橋,相信為很多尖子精英的夢想之一。坊間眾說紛紜,「如何考入牛津」、「劍橋最刁鑽面試題」比比皆 […]
早前,我有幸受澳門科技大學、嶺南大學邀請,獲邀參與QS高等教育峰會:亞太區2024,與不同學者、專家及教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