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十年英識共此時

UK chitchat

photo-1

今年我剛剛結婚,而且還迎來英識教育十周年。二○二四年風起雲湧,雖然我慶祝與自己有關的兩件小小的盛事,想到香港當前的境況,我與香港人一樣的憂慮,當然要更做好工作,繼續為香港家長和學生升學英國而努力。

十年樹木,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日子過得很快,十年前來我寫字樓尋求英國資訊的許多都是小朋友,那時十五六歲,今年已經二十五六。他們不但完成了英國的學業,還成為銀行家、獸醫、會計師等其他專業人士,有一些已經回來香港。

最近兩個月,有一些「英識學生」畢業後走上我辦公室,挑戰我的記憶。許多「英識十年同學會」成為專業人士,放假回來先探訪我,感謝十年前指明方向的一段緣份。

這是我的職責。所謂 Job Satisfaction,就是來自許多同學回來的探訪。不只是工作的滿足感,而且有一份 Sense of career achievement 。

上星期我家的小狗在家中樓梯不慎跌傷,就有「英識之友」的一位獸醫系高材生幫忙料理。我記得十年前,面臨升學問題,這些同學都有點徬徨。有一對年輕夫婦,兩個都經英識推介,到英國升讀寄宿學校,學成回來香港,高薪厚職,前途無限。我與他們偶然聚會,都覺得很感動:不但他們學有所成,而且有一份念舊的品格。

他們在英識教育我的辦公室裏第一次模糊地認識了英國,然後勇敢地踏上征途,將英國的教育見識帶回香港。

去英國讀書,得到幾科A Level成績、報讀哪間大學,只是人生的中途站。成績是暫時的,學位是長遠的,而英國教育推供的一份人格訓練,做一個善良人,這一點才是永恆的。

今個農曆新年之後,又有幾十家英國寄宿學校來香港,與我們合作,舉辦教育展。他們會提供今年入學的最新資訊和需求,會見香港的家長和子女。

時間緊迫,不容再遲疑。

放眼今年九月入學季節,有些寄宿還有學額。經過「英識」的篩選和推介,寄宿學校都有水準,特別是牛津國際學院,我近年重點介紹,更是香港學生成績飆升,進入牛津劍橋最多的新晉精英學府。

不同的寄宿學校,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性格。有的著重體育,有的是羅馬天主教會管轄,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都促進學生培養少年時代的獨立思考與毅進的人格,將來在社會成為領導者。

最近星期日泰晤士報有專題報道,聲稱英國的一些大學,設置的Foundation Course,目的是收取學生,擴大利潤,而且許多是名校。這種論斷顯然是偏見。第一,泰晤士報的記者可能缺乏全球的教育視野:Foundation Course不只是英國,美國和加拿大許多大學都開設附加的一年。Foundation Course的教學,不屬於大學編制,但大學承認成績,為成有效協助國際包括香港學生融入的橋樑,克服A Level與第一年的成績差異,用一年時間,有教無類,幫忙學生快速趕上。

許多香港學生,因為英國大學的基礎課程,有效連接了英國大學的本科,而且順利畢業,取得很好的成績。指控英國的大學是否開基礎課程而斂財,不如看看四年之後,參與基礎課程的香港學生是否能畢業。如果畢業擁有學位,然後再過十年,看看他們是否能求職,而且擁有成功的事業和美好的將來。

再過十年,我的女兒已經十歲,到了報考英國寄宿學校Grade 9的年齡。那時候,我深信會有更多的英識校友回來探訪我,告訴我: Samuel,謝謝你當年為我指明方向,我沒有白費包括基礎課程的那英國四年大學教育,我擁有一份美好的工作,準備結婚,而且希望像你一樣,擁有這樣一個可愛的女兒。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