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講到,撰寫UCAS個人陳述,要小心不要踩中足以致命的地雷,例如內容負面,或者列舉無謂清單,更勿假借他人把口來描述自己: 引名人金句是下策,抄襲他人文章更足以一命嗚呼,同學不得不防。
害人不淺的陷阱,當然不止這麼少。我讀過不少同學的大作,最後只有「千人一文」的感覺,原因是太多陳腔濫調。甚麼「我自小對XX科深深著迷」,或者「我由細到大對學問都有一份渴求」,這些人人都會講但講了都沒有甚麼意義的話,一來浪費了珍貴的字數,二來閱後令人馬上對閣下的興趣全失,簡直完全遺背了個人陳述的用意。
有同學知要字字精警,於是就有話不直涗,非要每粒字千錘百煉,在Thesaurus中找到最長最難最艱澀的字才用。事實上,太過咬文嚼字、為艱深而艱深也是大忌。尤其我見過不少同學沒有充分掌握這些深字的意思,以致錯誤運用辭不達義,就弄巧反拙。大家要記得,如果日常對話不會用到的詞彙,還是最好避免。
個人陳述講究內容,所以同學要警惕別把無關痛癢的事也寫進去。你曾經在學校大食會創下狂吞六十隻雞翼的紀錄? 課外活動做過編織學會的主席? 落筆之前,先問問自己,這些為你帶來一剎那光輝的歷史,是否構成認識你的重要資訊?如果不是,還是省略掉為妙。此外,如果沒有實質的事實支持,不要作誇張空洞的陳述。口號式高呼「我有高瞻遠矚的視野。」「我擁有輝煌的成就。」「我具鋼鐵一樣的堅毅精神」----若沒有真正經驗作證,假大空的話還是少說為妙。
寫個人陳述之難,真是不講得笑。偏偏也有同學為緩和一下氣氛,選擇在個人陳述中開開玩笑秀秀幽默。首先,英國人的幽默感不易捉摸,其次,個人陳述是要令考官對你留下深刻印象,但作為考生,你最不需要留下的,是「爛gag王」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