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平凡的英式眼鏡 — Oliver Goldsmith

UK chitchat

article-no338

大學時代已聽過英國眼鏡品牌 Oliver Goldsmith 的名字,也匆匆去過一次他們的 London store。今次返英國經過 Notting Hill,決定再一次朝聖。只能說沒去過實體店,不會明白他們魅力所在。

 

一般英國大牌子,多數都在 Oxford Street 這類旺區。不過要去 Oliver Goldsmith London store,就要走遠點路。他們的店其實並不起眼,附近是民居,兩旁更是單車舖和五金舖,有點像香港的星街,旺中帶靜。不過這就是 OG 的低調魅力,店面看似簡單,其實內有乾坤。


 

打開店門,你會見到白色層架上整齊展示了各款最新一季的眼鏡,驟眼看跟普通眼鏡舖真的分別不大。

 

Oliver Goldsmith 只有一個店員叫 Jonas。上次去 OG 時間不多,沒買什麼他也完全不介意。今次再來,更加感受到他對眼鏡的熱情。看他始終保持微笑,似乎視這份工作為興趣多於事業。

 

跟他說起 Goldsmith 家族,他說 Oliver Goldsmith (OG) 1926年到現在差不多有百年歷史,至今已是家族第四代 Claire Goldsmith 接手,所以每副 OG 眼鏡背後都承載著 Goldsmith 的堅持。「我們出品一定有品質保證,而且在英國已很難找到提供手工訂製服務的眼鏡舖。」Jonas 語氣中帶自豪。

OG 眼鏡走在潮流尖端,設計破格之餘亦非常 modern。有幾破格?早在50年代,太陽眼鏡的發明原本只是保護眼睛。不過 Oliver Goldsmith 很有先知之明,將 fashion 元素融入太陽眼鏡框設計,成為行內 forerunner。所以 OG 可稱為 fashion eyewear 的始祖,深得潮流界、各界名人和皇室歡心。Audrey Hepburn 在《Breakfast at Tiffany’s》戴的墨鏡,大家應該見過吧。那副叫 Manhattan 的黑超就是 OG 出品,優雅之餘個性十足。


 

牆上一句創辦人 Oliver Goldsmith 的 quote,正好講出他們的獨特 ethos:
I don’t believe those theories about certain shaped faces. Life is too short. If you find a shape you like, have it and never mind what anyone thinks!

 

看過新款眼鏡之後,戲肉來了。Jonas 帶我沿樓梯往下走,進入另一個神秘空間。

 

他跟我說:「這裡陳列的都是歷年來的經典款,你可以慢慢逛。」但仔細一看,這些並非普通眼鏡,而是歷來名人戴過或收藏過的款式。

原來這間店下層是 OG 眼鏡博物館,品牌玻璃櫃裏一排排整齊地排放着500多款歷年的眼鏡款式。John Lennon、Lady Gaga、Princess Diana、Jude Law、Johnny Depp、Grace Kelly、Givenchy 等橫跨不同年代的 icon,都是 OG 捧場客。Jonas 見我目光停留在其中一幅墨鏡,邊說:「我都覺得這副不錯,之前 Jude Law 都戴過。其實 Archive 裏大部份款式都可訂造,你喜歡就好。」

開店開到有自家品牌博物館,真不簡單。雖然 OG 備受名人追捧,但店裡完全沒有名牌的土豪味,反而有種小店才找到的親切感,實在欣賞他們的低調作風。

 

同行友人一直說我的臉型不適合戴眼鏡,Jonas 卻笑說:「沒有不適合的面形,只是你夠不夠膽戴而已。」語畢便在櫥窗拿了幾款給我試戴。「其實你戴這款琥珀色圓框鏡也很適合,不一定那麼死板,或者這款方框也不錯。」

 

試了幾款後,決定買一副帶點玩味的深啡色圓框眼鏡,容易襯衫又幾百搭。眼鏡框的物料相當好,當平光鏡戴亦不覺得太重。其實香港也可買到 OG,但我相信本店店員最清楚每幅眼鏡,款式亦最齊。最重要的是,Jonas 這種親切的店員和小店式 shopping experience 實在無可比擬。

Indeed, life is too short to blend in.

OG 不甘平凡的精神,其實不只眼鏡那麼簡單。 人生流流長,why so serious?

本文作者為Britannia StudyLink英識教育創辦人 Samuel Chan。

原文:http://www.menxpat.com/post/17630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