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de Tsang -格拉斯哥流浪

UK chitchat

article-no452

與Jude談英國生活點滴,二八年華喜愛自由、追求音樂不難理解,只是淡然而細膩的情感表達,卻又刮目相看,莫非英國文化的薰陶讓她擁有比同輩更成熟的思維。

八歲負笈英國留學,難以一一記細節,唯獨個別事情印象深刻。「那日子,香港留英學生少,自是三五成群,我中文底子弱,英文較強,漸漸跟本土生交往起來。」她娓娓道來,笑言初來埗到,印象中的綠茵草地,只有童話故事插圖才見過,置身其中,自由奔放感覺随之而來。不難想像,早期留學的畫面定調了她回憶中最珍貴的底片。

Jude跟音樂和攝影結下不解緣?「一向對音樂興趣濃厚,學校位於距牛津不遠的小鎮,當地不時有樂隊表演,因緣際會,還機會兼職樂隊的攝影師。」音樂和攝影,原來早已在Jude周遭環境中孕育起來。第一次的舞台經驗呢?「在寄宿學校時參加歌詠團,是團中唯一懂得結他,第一次演出就是為歌詠團彈奏聖詩,之後,順理成章當了樂團的結他手。」提起音樂,Jude開始滔滔不絕。

寄宿學校生活影响了Jude日後的音樂成長路?她將老生長常談的說法重新演繹:「自由才最重要,因為選修藝術,可自由進出學校美術室,並使用器材。靈感一到,就走進美術室發揮我的小宇宙。」然而,自由非全部,英國寄宿學校十分有規律,她擁有的自由,相信也在框架之中,只是框架大得好像沒邊際!

Jude完成高中後意願轉校,升中六考高考,母校一直希望留著她,甚至想為Jude開辦攝影和音樂課程,讓她能在原校升中六。她解畫說:「英國寄宿學校是個小社區,師長重視學生成長,同時更珍惜學生的興趣和發展,為了學生,學校不惜開新學科,以教育重啟發的概念來辦學。」

攝影和音樂是Jude的兩大興趣,如何取捨、如何取得平衡?Jude毫不猶豫:「從不用取捨,覺得自己最幸運,可以同時將攝影和音樂融入工作。」她拿出自己的專輯,是非賣品《格拉斯哥流浪》,曾在叱吒樂壇流行榜取得亞軍,是Jude的第一首作品,專輯夾著數張明信片。「這些明信片都是自己的攝影作品,從沒想過攝影興趣能以作品形式推出,音樂創作、攝影都由我包辦。」Jude那份對自家作品的滿足感、以及個人感染力,足以相信英國學校不會替學生畫框框,還教他們打破框框。

有什麼人生觀告訴學子?「十分老套,還是永不放棄吧!我的音樂路是一帆風順;我沒有完成攝影學位,休學後由英國回港,給自己一年時間追夢,看看音樂是否自己真正應走的路。我曾患過抑鬱症,靠自己對音樂的愛和堅持總算攀過了;所以當遇到興趣,千萬別放棄,我做得到,任何人都可以。」

Jude在訪問不時說:「自問或有偏頗,提起英國升學,義無反顧地推薦。」和Jude傾談,開始明白為何Jude對於英國教育如此推崇,教育對人的影響,非像數理般理性解釋。和弦與快門,交織著她的故事。一幀照片、一串音符,原是Jude的人生一點,一滴。
 
後記:Jude在訪問翌日來電,說有話補充:「寄宿學校生活令我處事更成熟,在英國的自由生活下代表著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生活在一個社群,人們都會看到你的一舉一動,令我顧慮自己所做的會否影響別人。選擇停學回港追夢,不是一時三刻的決定。自己要承擔風險,自己的決定,自己承受。」
 
港孩路,多由爸媽鋪排,始於幼兒班,然後是考小學、選中學、甚至是大學選科;週末本來閑餘,卻來個天昏地喑,地獄式補習,然後學游泳、繪畫、運動、樂器,生怕輸在起跑線,是爸媽的主觀意願抑或…………?
 
誰不想孩子成龍?只是讓孩子按著別人的計劃,活像機械人般被控制就成?
 
選擇孩子要像Jude一樣長出翅膀追尋夢想?就决定在教育。
 

文:Samuel Chan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