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樓下的百姓

UK chitchat

article-no374

英國其中一個最為人熟悉的signature建築叫做伊莉莎白塔,即Big Ben,大笨鐘,職責是報時。位於泰晤士河畔的Big Ben和對面的巨型摩天輪London Eye一同守護著河流,是遊客到英國倫敦必到景點。

 
Big Ben建於1859年,原名伊莉莎白塔,是倫敦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的鐘樓,即國會大樓的鐘樓。鐘樓一小時響四次,每十五分鐘一次,風雨不改,響足個半世紀,既準時又可靠。

 
那157年間,他見證著時代更替,看過戰爭塗炭生靈,那動盪時、那和平時,他都靜靜地陪伴著英國,走過個半世紀的歲月。他看著一個個英國小生命的誕生,也歷盡英國人們百年歸老之時。由只是含蓄地出現在書局的明信片中,到今天像大明星一般走進你和我的Facebook自拍照中。Big Ben真正可以說一句:「有甚麼風浪我未見過?」

 
Big Ben和紐約 Times Square、台灣101大樓和香港IFC一樣,是每年除夕倒數進入新一年的地標。除了英國人,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一睹大笨鐘的風采,感受它的氣勢。

 
風采?對,不少外地人看過小說故事和奇幻歷程中的Big Ben,在心中為他添上了幾分童話色彩。但對於本地英國人來說,Big Ben卻是一個老爺爺,在英國這首海島大船中擔當著稱職的陀手,陪伴著英國人飄浮在時間的大海之中。

 
其實不太romantic。等於土生土長的香港仔,也不會在生日情人節清明約三五知己八點鐘去尖沙咀看幻彩詠香江。對英國人來說,Big Ben的存在是低調卻充滿智慧。說話不多,一小時只開口四次,比起你公司那位內向沉默的同事Michelle更不起眼。而他每次開口,都是精準無比地告訴你:「It’s 15 minutes, my son.」游走在倫敦商業區的你,或許也不太明白為何世人都專程來倫敦聽你那位老前輩報時。

 
其實倫敦人,英國人對Big Ben的驕傲,不是他尊貴的「國際地位」,而是一種「我們都是Big Ben」的身份認同。我們和Big Ben一同各安本份,做好自己的角色,負上應有的責任。像時鐘裡面數不盡的小齒輪,雖不起眼,卻發揮著大作用,缺一不可。

 
「大家都愛普通 沒傳奇 大氣候要清淡 而無味」我們都是鐘樓下的百姓,內斂而踏實地好好飾演好百姓的角色。


 圖片: Kanchanmala Yadav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