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最後一次機會

UK chitchat

article-no378

早前一位印度男生應徵Mircrosoft,考試題目問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底乘高除二嘛,畢業十幾年都識答。底是10,高是6,答案30。印度男照樣答了,不過答錯。「我俾多次機會你。」考官咁講。「肯肯定係30!」「錯,你可以走喇。」

 

咁都錯?點解?因為原來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高不可能超過斜邊的一半,即是說,正確答案是「你的三角形有問題。」

 

咁都得?對,就是咁都得。有人分析說,Microsoft想考的是應徵者的解難和抗壓力,不是考數學。也有人說亞洲人思想就是直接,不懂得轉彎,抵佢考唔到。我第一次看見這則新聞,第一個感覺是:微軟暗示自己公司好多bugs,畫個三角形都搞唔掂,勸你唔好入嚟做。

 

But then I realise,就算真是畫出有bug的三角形,都錯有錯著。因為令我回想起讀小學時,都發生過類似的事。

 

那是常識科考試。其中有一部份是True or False題目,有八項descriptions,用圈和叉去分別正確和錯誤。結果身為「常識小王子」的我居然在這部分全部失分。而全班有大部分同學都失分,平時成績越好的,失分越多。全班只有一人能全取八分。

 

搞乜鬼?原來老師打錯字,題目寫的是「在正確描述旁邊打叉,錯誤描述旁邊打圈。」啱嘅打叉,錯嘅先打圈。而答啱嘅同學,係長期考第一的Cicy。點解佢會知?點解全世界睇唔到題目得佢睇到?係咪作弊?唔係。純粹因為佢真係好細心。

 

對於一條似錯非錯的題目,Cicy沒有先入為主,認為對就是圈錯就是叉,反而順應題目的解釋去拆解問題。深深不忿的我有一刻在想:明明對的應該要圈,一味只跟題目,豈不是題目錯你都跟住錯?直到常識科老師的一句:從沒有人說過正確就要圈。這種一廂情願和先入為主才是跟住錯。如果我將題目設為正確描述打三角形,錯誤描述正方形呢?

 

我語塞。確實,世上有好多事情不能有assumption,要仔細想清楚,要step back,宏觀去看。否則就容易聚焦於一點,望不到周邊的環境因素。印度應徵者就中了「微軟出的題目一定不會有錯」的陷阱,從最基本考慮過就去盲做題目。再者,堂堂一家微軟公司,有何必要考你一條小學生都識的數學題?

 

所以,Microsoft是否真的考解難、抗壓或者數學呢?未必。對於一些公司,尤其科技、電腦公司來說,更重要的是做錯了,出問題的時候,不要執著於某一點,那一個自為一定有問題的一點去斟酌,否則題解不了,問號更加多。能否step back,能否看清楚whole picture才下理智的判斷,才是真正的marking scheme。

(網上圖片)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